「新心靈·新生命」戒毒者及家人心靈療癒支援計劃2018-2020

計劃理念

明愛樂協會發現戒毒者及其家人曾經歷不同程度的創傷,例如吸毒者表示自己遭逢創傷後,希望以毒品麻醉痛苦感覺。而因未能處理創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,結果陷入戒毒後又復吸的循環。同時,不少戒毒者的家人在面對至親吸毒問題時,承受着對方或自身創傷經歷的影響,不但身陷情緒的囹圄,亦未能和戒毒者有效溝通協作,最終導致家庭關係失效甚至破裂,對長遠康復造成負面影響。

 

計劃透過創傷治療小組,協助戒毒者及其家人了解創傷經歷與吸毒行為之間的關連,加深認識創傷所帶來的身心靈影響,並鼓勵他們學習及採用有效方式處理問題,促進戒毒者長久穩定地康復。

計劃時段

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

服務對象

吸毒者、戒毒康復者及吸毒者、戒毒康復者的家人

目的

協助戒毒者及家人意識到創傷經歷與吸毒問題之關連,鼓勵以有效方式處理傷痛,從而推動長久而穩定的康復。

內容

1.  創傷工作坊

協助戒毒者及家人初步了解創傷與吸毒的關係,提升他們對創傷事件影響的覺察力。

 

2.  創傷治療小組

為戒毒者及家人提供三個階段的小組服務:

 

第一階段:認識何謂創傷經歷,明白創傷和自身關係;了解創傷與吸毒問題的關係,提高對創傷經歷的意識和敏感度;

 

第二階段:理解創傷對自己身心靈及家庭的影響,學習處理由創傷引發的負面情緒及身體反應,如靜心練習(Grounding) 等技巧,增強和自己感官的連結,並採取正面樂觀的心態調節及控制創傷經歷的影響;以及

 

第三階段:促進轉化過程,透過小組建立互信,以小組互動及動力(Group Dynamic)幫助組員互相了解過去創傷帶來的感覺,如無力感、孤獨、無助及羞恥等,並透過組員之間的互助,建立正面經驗,從而轉化成長。

 

3. 創傷個案輔導服務

協助戒毒者處理創傷帶來的影響,讓他們認識創傷與自身吸毒的關係,尋求合適應對方法,學習處理創傷經歷對身體、情緒及精神上的負面影響,從而幫助戒毒者鞏固康復。另一方面,更會為家人提供創傷個案輔導服務,期望協助家人認識自身創傷經歷及處理創傷經歷的影響;提高家人對自身及戒毒者的創傷覺察力時,進一步了解吸毒行為與創傷的關連;及提升戒毒者及家人的家庭功能,從而推動戒毒者穩定地康復。

 

4. 出版書籍、製作短片及舉辦研討會

出品創傷服務的經驗分享集,向公眾及戒毒業界同工分享計劃內容及創傷服務的經驗。同時,拍攝及製作有關創傷服務的短片,幫助大眾明白戒毒者與毒品之間關係及創傷帶來的影響。此外,我們於2020年2月19日舉辦“「傷・連」』- 從傷痛經歷中與己相連研討會”,推動業界同工關注及認識創傷與吸毒之間的關係,並分享在創傷服務的前線工作經驗。

家「停」互累 – 隱蔽互累症家庭支援站計劃2014-2016

計劃理念

明愛樂協會在多年協助吸毒者及其家人工作中,發現許多家人會耗盡心力及資源去幫吸毒者,但吸毒者情況依舊或反覆,以致令家人感到極度痛苦,好像被操控地不能自拔地去「幫」他們,這現象稱為“互累症”。本會經驗所得,要是家人可以改善自己的“互累症”,便能有效提升吸毒人士尋求協助的動機。有見及此,本會推出“家「停」互累一隱蔽互累症家庭支援站計劃”,期望從家庭入手,找尋隱蔽的互累症家庭,協助吸毒者家人處理自身“互累症”問題,繼而推動吸毒人士尋求協助。

計劃時段

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

服務對象

吸毒者、戒毒康復者及吸毒者、戒毒康復者的家人

目的

1.  透過外展服務,及早尋找隱閉的或潛在的吸毒者及其互累症家人。

2.  協助患互累症者改進精神健康,以致能有效處理失效的家人關係,從而推動吸毒人士尋求治療。

3.  推廣公眾人士關注吸毒者家人互累症問題。

內容

1.  義工訓練

特設家人義工隊,義工當中分享自身處理家中吸毒成員的經驗,以同輩身份協助及關懷面對家中有同樣問題的人士。此外,義工亦透過講座向公眾宣揚關注吸毒者家人的訊息。

2.  認識吸毒者家人互累症展覽

到全港不同地區進行展覽及舉行宣傳活動,讓公眾人士認識互累症,使隱瞞或潛在互累症家人得知我們的服務,並進而求助。

3.  家人講座

到訪不同團體舉行多場講座,讓吸毒者家人認識互累症及有關之處理方法,發掘隱閉或潛在互累症家人從而提供服務。

4.  家庭輔導

透過個案輔導協助吸毒者互累症之家人,內容包括讓他們認識自身互累症問題,探求應對方法,情緒上的支援及學習處理家人吸毒之方法。另一方面,亦會接觸他們家中的吸毒者,相管齊下地推動吸毒者戒毒。

5.  支援服務

設有精神科護士為吸者互累症之家人提供醫療諮詢服務,關顧他們的精神健康,有需要時更安排身體檢查及轉介專科跟進。

6.  治療及支援小組

舉辦互累症治療及支援小組,能使參加者從中得到共鳴及情緒支援,當中亦讓他們加深認識互累症、學習設立界線、減壓、處理非理性思想等。

7.  出版書籍及舉辦專業訓練

出版分享集,向公眾分享計劃內容及處理吸毒者家人互累症之經驗。此外,更特別為戒毒康復服務業界同工舉行認識及處理互累症工作坊,目的是推動業界關注及懂得如何處吸毒者家人互累症問題。